活动回顾 | “桃李成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校十周年书法展讲解分享会
4月30日,“桃李成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校十周年书法展讲解分享会在大学图书馆顺利开展。
在分享会正式开始前,策展人操应旺先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及一众嘉宾再次于TC101 SPACE观展,分享本次策展过程中的点滴故事,让大家更深入感受书法的魅力。
分享会现场,校长徐扬生教授和本次书法展策展人操应旺先生、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静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先生等嘉宾齐聚大书墙下,与观众就书法、艺术与审美进行了深入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应邀发言。徐校长向观众分享了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联”这一话题的独到见解。他表示,书法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却具备各类艺术共通的属性。作为一名理工学科出身的书法爱好者,他认为书法是“美”的一种形式,而“美”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两面性。因此在书法艺术中,除了结构与章法,感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面。徐校长由此谈及感性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人的发展而言,理论知识与心灵对美的感知都是重要课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静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先生、深圳市书法院院长赵永金先生、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于延丰先生及本次书法展策展人操应旺先生也一同围绕“书法与生活”、“书法与创作”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分享会结束之际,在场观众通过提问与嘉宾深入探讨书法与艺术话题。针对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艺术的模仿与复制,徐校长强调人更应该重视无法被机器替代的感性部分,如情感、勇气、想象力和创造性。艺术是未来世界的主角。不仅要重视中华文化的“善”和西方文化的“真”,更应该把握横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美”,因为其背后是不随人心改变的人性本质。
徐校长的总结在嘉宾与观众中取得广泛共鸣,也为本次讲解分享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在活动结束后,“桃李成蹊”书法展作品集成为了最佳伴手礼,观众得以在欣赏笔墨丹青中延续对书法与艺术的深度思考。
大学艺术中心
拉近学生与文化艺术之间的距离
让“梦·想”实现